2022/5/24 14:20:47 来源:家政小玛丽
儿童计划免疫是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有针对性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中,提高易感者的特异免疫力。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计划免疫相关知识和种类
计划免疫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是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抗原,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抗体,从而产生主动免疫。其免疫效果维持时间长。被动免疫是直接给易感者相应的抗体,使之获得免疫力。其抗病力维持时间短只能作为暂时预防和治疗。
计划免疫程序是通过大量科学试验而制定的,有严格的操作程序,不能随意更改。为提高婴幼儿免疫水平,必须按照接种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如果过多地注射疫苗,反而会使免疫力降低,甚至无法产生免疫力,出现“免疫麻痹”。
疫苗多是用病菌、病毒或其产生的毒素制成的,经过杀灭或减毒处理,有一定的毒性,接种后可引起一些反应。轻则出现皮疹,重则发生休克。大多数婴幼儿在接种疫苗后不会引起严重的反应,但有一部分婴幼儿在进行预防接种后会出现轻重不同的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反应,如局部红、肿、痒、痛;全身反应,如发热、头晕及过敏性皮疹、晕针等。
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反应,给婴幼儿进行预防接种前必须全面观察婴幼儿身体的健康状况。如果婴幼儿身体不适,暂时不要进行接种。待婴幼儿身体恢复后,再主动与保健部门联系补种疫苗。
免疫接种后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
(1)幼儿发热时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
(2)腹泻时不要口服婴幼儿麻痹症糖丸。
(3)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发生低血糖等严重反应。
(4)打针前要做好婴幼儿的思想工作,消除婴幼儿的紧张心理。
(5)打针后2~3天应避免剧烈活动。
(6)注意婴幼儿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预防疾病
疫苗 |
接种对象月(年)龄 |
接种剂次 |
备注 |
乙肝疫苗 |
0、1、6月龄 |
3 |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间隔不少于28天 |
卡介苗 |
出生时 |
1 |
|
脊灰疫苗 |
2、3、4月龄,4周岁 |
4 |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不少于28天 |
百白破疫苗 |
3、4、5月龄,18-24月龄 |
4 |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不少于28天 |
白破疫苗 |
6周岁 |
1 |
|
麻风疫苗(麻疹疫苗) |
8月龄 |
1 |
|
麻腮风疫苗 |
18-24月龄 |
1 |
|
乙脑减毒活疫苗 |
8月龄,2周岁 |
2 |
|
A群流脑疫苗 |
6-18月龄 |
2 |
第1、2剂次间隔3个月 |
A+C流脑疫苗 |
3周岁,6周岁 |
2 |
2剂次间隔不少于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不少于12个月 |
甲肝减毒活疫苗 |
18月龄 |
1 |
|
乙脑灭活疫苗 |
8月龄(2剂次), 2周岁,6周岁 |
4 |
第1、2剂次间隔7-10个月 |
甲肝灭活疫苗 |
18月龄,24-30月龄 |
2 |
2剂次间隔不少于6个月 |
版权所有 © 2018东莞玛丽亚家政
地址:东莞市万江街道万江墟万高路1号大合谷文化产业园第1栋6层A1601号
服务热线:0769-23889146 0769-23889120